时间:2021-05-06 | 编辑: itedou. | 来源:新京报
作为国家大剧院2021年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演出及活动”之一,由上海歌剧院新制保留歌剧《江姐》于4月30日至5月1日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演。4月30日,首场演出开演前,“红梅花开唱‘江姐’红岩精神代代传”《江姐》北京见面会在国家大剧院新闻发布厅举行。歌剧《江姐》的作曲之一羊鸣、原空政文工团第二代“江姐”孙少兰,与上海歌剧院院长、著名指挥家、钢琴家许忠,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韩生及上海歌剧院第六代“江姐”何晓楠、周琛共同出席,一起分享《江姐》早期的创排故事,以及上海歌剧院版《江姐》的特色。
歌剧《江姐》1964年一经公演便立刻引起轰动,紧接着更在全国巡演中赢得各界的热烈反响,全国各地文艺院团都争相学习。仅在上海,1965年年初的两个月内,便有六家剧院先后排演《江姐》,上海歌剧院便是其中之一。
此次亮相国家大剧院的三场《江姐》将由著名指挥家张国勇与青年指挥家张诚杰轮流执棒,上歌两位85后第六代“江姐”何晓楠、周琛都曾跟随任桂珍老师学习多年,一腔一势、眼神身段都曾蒙任老师口传心授。 在见面会上,歌剧《江姐》的作曲之一羊鸣回忆当年创作时的情景感叹:“歌剧《江姐》是我从事60年创作生涯中最使我难忘的也最使我动情的一项工作。”1962年的夏天,阎肃只用了18天便完成了《江姐》的剧本初稿,而羊鸣、姜春阳、金砂这三位年轻的作曲家创作的音乐初稿却未被采用。但几位年轻创作者并未灰心,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,他们前往多地采风,秉持着一种韧劲,一步步让歌剧《江姐》不断迈向艺术精品的境界。
而孙少兰则与新生代青年演员们分享了当年的表演秘笈,“当代青年演员对于当时的生活很难有感同身受的体会,那就更应该多多研读剧本,多看《红岩》《烈火中永生》这些当时的经典作品。还有一个诀窍是:写人物自传。在梳理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会加深体验感和信念感。与其被动地由导演、指挥去灌输一些知识、技巧,不如自己主动去思考来得体验深刻。”
说到歌剧《江姐》,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表示,“《江姐》从诞生起便有着深厚的观众缘,也正因为观众对这部剧的忠爱,上海歌剧院从1965年至今,登舞台、进校园、入社区,坚持排演了近六十年。在超过五百场大大小小的演出中,这部经典之作由剧院第一代‘江姐’任桂珍老师传到了第六代‘江姐’何晓楠、周琛,也在这代代相传中成了剧院的保留剧目,更成为沪上许多观众过‘七一’的保留内容。今年,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来到北京演出《江姐》,既是带着剧组的年轻主创和演员们来到它首演的地方,接受北京观众的检验,也希望让北京的观众,感受海派文化的魅力,更希望在缅怀先烈的同时,能够将先辈们‘三九严寒何所惧 ,一片丹心向阳开 ’的品格、愿‘五洲人民齐欢笑’的初心以及‘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’的崇高精神传承下去。”
免责声明:
文章如果来源是转载,内容的真实性未经核实,与爱特豆无关。如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有误,请联系本站做编辑和删除处理,文章仅作参考。
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: 010-57205690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kefu@itedou.com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注册入口 | APP下载 | 寻求报道
Copyright © 2015-2019 爱特豆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北京爱特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4288号-2